过去几年你可能经常听到一个词:“数据是新型生产要素”。
但数据=资产,这句话很多人听了还是有点懵。
数据能上资产负债表吗?
企业为什么突然这么“着急”管数据了?
“数据资产管理师”到底是干嘛的?
今天这篇文章,小编就用政策+趋势+案例+实操来帮你把这些问题讲透。

很多人以为,数据资产就是“公司有很多数据” ——完全不是!
企业的“数据资产”,指的是那些经过清洗、分类、登记、评估、授权后,具备明确归属、可管理、可交易、可创造价值的数据集合。不是谁电脑里的一堆表,而是纳入统一目录、经过制度定义、可以估值的“数字资产”。
比如:
这是近几年非常清晰的一条信号:
数据管理已经不只是“管”,而是“入账”。
国家层面有文件支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2022)
“探索建立数据资产入表制度,推动数据资源确权、评估、交易机制建设。”

《财政部关于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2023)
要求企业依法合规推动数据资产化,全流程管理数据采集、加工、登记、授权、流通等环节。

《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2024)
中央企业和部分地方单位已进入试点,探索建立数据资产收益分配机制、交易机制。

我们来看两个真实场景:
✅案例1:某银行集团
组建了“数据资产管理中心”,明确要求各子公司每季度上报数据资产变动情况。
制定了数据资产目录标准,每条关键数据都有“价值评估+责任人+归属系统+使用场景”。
✅案例2:某大型国企
引入“数据资产评估模型”,将关键数据资产估值计入管理报表,影响部门 KPI 和预算分配。
同时还设立了数据资产运营岗,专人负责推动数据变现项目(比如授权给子公司使用、跨系统引用、对外合作换收益)。
这些动作已经不是“尝试”,而是直接进入绩效考核、预算分配、财务报表。
这就涉及另一个核心问题:这事谁来做?
很多企业发现,以往的数据分析师、IT人员或者数据治理岗,并不具备“把数据资产化”的能力:
于是,催生了一个新的角色:
数据资产管理师
这本证书不是空架子,它其实就是为了补齐“管理+制度+业务协同”这部分的能力缺口:
0
适合人群:
想从业务/运营岗转型到数据管理岗;
已在数据岗位但想往数据管理中台/资产岗靠拢;
有财务/审计背景,希望进入数字资产方向;
想考公/进国企/金融机构者,储备这类政策型知识非常有优势。
就业方向:
企业端:数据治理经理、数据资产运营总监、首席数据官(CDO)。
机构端:数据交易所顾问、会计师事务所数据资产审计师、咨询公司数据战略专家。
公共领域:政府数据治理部门、公共数据运营平台管理人员
越来越多大厂、国央企设立了类似岗位,例如“数据资产专员”、“数据资产运营岗”、“数据资源管理专员”,并在JD(岗位描述)中直接写明“具备数据资产相关认证优先”。
2025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统一组织实施推出“数据资产管理师”“数据资产分析师”两大证书!
整个培训采用线下授课讲解的模式,前面3.5天参与培训,第四天下午参加小考完成结业,获得证书。这无疑将为行业人才带来新的成长机会。
培训课程均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统一指派的、来自研究院及各个高校相关专业领域的知名资深教授进行现场讲授,讲师段位极高,都是数据标准领域的资深专家和行业先锋。
威普爱生教育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数据资产管理师/评价师国内首家授权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开展线下培训计划。各地区名额有限,先到先得。提前报名还可免费领取学习资料,快人一步了解更多知识内容!
重要通知:5月22日-25日,北京站开班倒计时!
仅剩少量名额,请抓紧时间联系小编(微信hkicpauscpa)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