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类 > USBAR > 考试资讯 > 项目动态 >
2025-10-30 10:12:11
浏览量:76
“四年寒窗苦读,一朝法考突围,一年实习淬炼”,曾是无数法律人叩开“社会精英”大门的必经之路。
可如今,在深圳这座法治前沿城市,却上演着一场规模非常大的律师“撤退潮”——截至2025年10月27日,1221名律师主动注销执业证,占全市专职律师总数的5.6%,按此趋势,全年“离场”人数将突破1500人。
这组冰冷数据的背后,是法律行业“内卷”白热化的真实写照,更是无数律师在收入、成本与尊严的三重挤压下,不得不做出的生存抉择。
十年前,深圳律师人均创收38万元,“金领”光环熠熠生辉;十年后,人均创收虽攀升至68万元,却难掩“被平均”的尴尬。
行业内部测算显示,2024年深圳超50%执业律师年收入不足12万元,扣除管理费、卡座费、社保等刚性成本后,净收入常低于7万元,时薪仅34元,与滴滴快车司机持平,甚至不及外卖小哥高峰期收入。
经济下行压力下,企业法务外包大幅收缩,诉讼案件陷入“拼多多化”困境——当事人货比三家、要求风险代理、胜诉才付费,曾经备受尊崇的“法律手艺”,如今遭遇“平台抽成式”贬值,律师的职业价值被不断稀释。
供应端的“堰塞湖”与需求端的“熄火”,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困境。2018年法考改革后,深圳每年通过法考人数从1200人飙升至2800人,五年间累计新增实习律师1.1万人,占全市律师总数的40%。
然而,需求端却一片冷清:同期深圳两级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量仅增长7.9%,仲裁案件反而下降11%。“人海战术”撞上“案荒危机”,直接导致律师费断崖式下跌。
普通合同纠纷律师费从2019年的8000元/件跌至2025年的3000元/件,跌幅达62%;劳动仲裁案件甚至出现“99元包全程”的低价。
年轻律师更是沦为“倒贴上班”的群体,授薪律师月薪6000元,却需自行承担2400元的社保公积金单位部分,实际月入3600元,收入水平竟低于保安。
更让律师们不堪重负的,是成本端那把“刚性镰刀”。经济景气时,律所凭借“品牌溢价”轻松收取管理费;可一旦经济下行,律所首先砍掉底薪与公共案源,却将成本压力全部转嫁给律师:
❌卡座费:市中心甲级写字楼1.2万元/工位/年,外迁到龙岗也需6000元;
❌社保公积金:深圳社保基数一直在往上调,全由律师自付;
❌会员费:市律协、省律协、全国律协及各类专业委员会费用,一年起步2000元;
❌执业保险:5000元/年,即便不出庭也必须购买;
❌继续教育培训:45课时,费用自理。
粗略计算,一名律师即便全年“零案件”,也得先掏出3万元“上岗费”。
于是,“早上到律所打卡,中午跑出去送外卖,晚上回办公室写诉状”的荒诞场景成为常态,律师们自嘲为“法律骑士,兼职骑手”。
收入崩塌的同时,职业尊严也在不断滑坡。曾经的“知识付费”,如今逐渐沦为“同情付费”:
某90后女律师在抖音以“小律今天不普法”为ID直播热舞,靠打赏月入8000元,远超办案收入;
有律师晚上在视频号卖家乡脐橙,标价99元/箱,还附赠“免费法律咨询十分钟”,被同行调侃为“刑辩水果捞”;
一位拥有硕士学历、执业八年的女律师,频繁添加同行微信推销滞销土蜂蜜:“师兄,能不能支持三瓶?”截图在律师群疯传,她也成了大家口中的“法律圈祥林嫂”。
当律师不得不靠热舞、卖货维系生计,这个职业的体面也消失殆尽。
不过,1221张注销证背后,并非简单的“躺平”,而是律师们经过理性计算后的“再分配”,他们纷纷踏上三条新赛道寻求突围:
1️⃣考公:挤入“体制避风港”:2025年深圳公务员招录法律岗同比扩招32%,四成注销律师选择这条道路。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成为“避风港”,28万年薪加足额社保的待遇,性价比远超律所。
2️⃣跳槽:转向“外包法务岗”:虽然头部企业法务缩编,但将“法务+合规”岗位外包给咨询公司的需求增加,不少律师“带证入职”,年薪25万且无销售指标,工作稳定性大幅提升。
3️⃣出海:抢占“跨境新机遇”:新加坡、迪拜、香港的律所正大举招募“中国资质律师”,处理跨境破产、债务重组等业务,年薪可达8万—12万美元,目前已有70多名深圳年轻律师“连人带证”转入海外办公室。
对他们而言,注销执业证不是退出江湖,而是换个赛道继续深耕法律领域。
面对这场注销潮,行业也在积极展开自救。深圳律协年初成立“律师生存状况调研小组”,首次正视“供给过剩”的问题,并探索从“人数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型的路径。
部分律所开始优化成本结构,减少对律师的刚性成本压榨;一些律师则选择“用脚投票”,通过注销执业证倒逼行业反思。
从行业发展视角来看,1500人注销对深圳26929名专职律师而言,仅是5.6%的“摩擦性失业”,却为整个法律行业敲响了警钟。
当法律服务的“平台抽成”超过律师生存红线,当知识溢价被价格战碾压,当“精英”标签需要靠跨界卖货维系,市场必然会以非常残酷的方式完成“出清”——让付不起成本的人离场,让找不到需求的人转行,让具备“不可替代性”的律师留下。
或许,这场“退行潮”对中国律师业而言并非坏事。它倒逼行业告别“人海战术”,转向“品质为王”;推动行业从“资格证红利”走向“专业红利”。
正如潮水退去后,我们才能看清谁在裸泳,也能看清谁身披法律铠甲,在专业领域站稳脚跟。
未来,随着行业不断洗牌与升级,法律行业或许能回归本质,让律师凭借专业价值赢得尊重与回报。
在深圳本土法律市场非常“卷”时,不少律师其实忽略了一条更具潜力的赛道——涉外法律服务。
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跨境投资并购、国际贸易摩擦、知识产权跨境保护等需求激增,具备多国或地区法律执业资质的律师,正成为市场争抢的“香饽饽”。
其中,美国律师与香港律师资质,因市场需求大、职业发展空间广,成为内地律师“换赛道”的热门选择。
美国律师:全球化业务的“硬通货”
美国作为全球非常大的经济体,其法律体系(英美法系)对全球商业规则影响深远,涉及跨境投资、并购、证券发行、知识产权、国际仲裁等领域的业务,往往需要美国律师资质加持。
对于深圳律师而言,考取美国律师资格(常见的是加州律师资格,因报考条件相对宽松,国内执业律师可以考,且认可度高),意味着打开了通往国际法律服务市场的大门。
从职业发展来看,美国律师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点:
✅业务溢价高:美国律所或跨国企业的涉外法律业务,收费远高于内地普通诉讼案件。
以跨境并购为例,一笔标的额1亿美元的交易,律师服务费通常在100万—500万美元之间,远非内地“3000元/件”的合同纠纷可比;
✅就业选择广:除了加入国际大所(如MagicCircle、WhiteShoe律所)的中国办公室或美国本土办公室,还可进入跨国企业法务部,负责全球法律合规事务,年薪普遍在15万—50万美元之间,部分资深律师年薪甚至突破百万美元;
✅专业壁垒强:美国加州律师考试(MBE+PT+Essay)涵盖合同法、侵权法、宪法、刑法等多个领域,且需具备扎实的英文法律文书撰写能力,一旦考取,能形成较强的职业壁垒,避免陷入“低价内卷”。
不过,考取美国加州律师资格也有一定门槛:
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美国律师考试的细节和信息
香港律师:连接内地与全球的“桥梁”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法律枢纽,其法律体系以普通法为基础,兼具“中国元素”与“国际属性”,是内地企业“走出去”和外资企业“走进来”的重要法律服务节点。
对于深圳律师而言,考取香港律师资质(分为香港事务律师(Solicitor) 和大律师(Barrister) ,事务律师更侧重非诉业务,适合多数内地律师转型),既能依托香港的国际平台拓展业务,又能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业开放”的政策红利,实现“一地执业,辐射湾区”。
香港律师的核心优势在于“区位红利”与“业务适配性”:
✅政策支持力度大:粤港澳大湾区推出“港澳律师内地执业试点”,取得香港律师资质的律师,可在大湾区9市执业,处理跨境民商事案件,拓展了业务范围;
✅业务与深圳需求高度匹配:深圳作为大湾区核心城市,跨境电商、科技企业、前海自贸区业务密集,大量企业需要处理香港上市、跨境融资、知识产权离岸保护等事务。
香港律师在这些领域具备天然优势,例如协助深圳科技公司赴港IPO,一单业务服务费可达数百万元;
✅职业发展“双轨制”:香港律师可选择在香港本土律所执业(年薪通常在60万—200万港元),也可回到深圳的港资律所或大湾区合资律所工作,享受“内地生活成本+香港薪资水平”的红利,同时避免内地市场的内卷压力。
✅对内地律师友好:内地律师可通过OLQE考试拿到香港律师牌照!没有香港法学背景也能考!内地律师执业满五年即可报考!全英文开卷考试,不要求全部科目一次性通过,已通过的科目成绩保持长期有效,之后只需报考未通过科目,通过考试之后不需要实习,适合希望快速转型的深圳律师。
对OLQE考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点击下方链接了解更多详细信息
涉外转型: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优势叠加”
对深圳律师而言,转型涉外律师(尤其是美国或香港方向),并非放弃过往积累,而是将内地法律执业经验与涉外资质“优势叠加”。
例如,熟悉内地公司法、合同法的律师,再掌握美国或香港的跨境法律规则后,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内地+境外”的一站式法律服务,这种“双法域能力”正是当前市场紧缺的核心竞争力。
当下,深圳已有部分律师率先尝试这条路径:
✔有律师在考取香港事务律师资质后,加入前海的跨境律所,专门处理深港两地的知识产权纠纷;
✔也有律师通过纽约州律师考试后,进入跨国律所的深圳办公室,负责中美贸易摩擦相关的法律业务,年薪较之前提升3—5倍。
当深圳本土法律市场陷入“低价竞争”“成本高企”的困境时,涉外法律赛道或许正是打破内卷的“破局点”。
对律师而言,与其在存量市场“拼价格”,不如转向增量市场“拼专业”——而美国与香港律师资质,正是拼专业的重要筹码。
毕竟,法律精英从不局限于单一地域的市场,而是能在全球法律服务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为了更好地应对2026年美国加州律考CABAR,我们也上线了一系列直播课程(包含公开课及内部学员专属直播)目前Serena老师的USBAR美国律考系列直播持续更新中!
请持续关注【涉外法商之家】公众号获取新直播资讯!错过先前直播的小伙伴可扫码观看回放







PC端链接(复制到浏览器打开):
【信托法Trusts】http://navo.top/NzMBVj
【Wills遗嘱】https://navo.top/e6zEbi
【代理与合伙法】https://navo.top/A7rUjy
【公司法核心考点】http://navo.top/nuEVfi
【考前2周冲刺】http://navo.top/NfuqIj
【考前冲刺PT篇】http://navo.top/IBbQ7n

图片仅展示部分,直播课持续更新中!现在报名课程,即可参与直播课程,无缝衔接备考!与老师在线沟通交流!



▼关注涉外法商之家,一手律考资讯抢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