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复旦大学数学系尘封的档案,一份1994年的“友邦—复旦精算中心”招生简章,纸页泛黄,却承载着中国精算事业近30年的壮阔征程。它背后,是尚汉冀教授这位“拓荒者”为中国精算铺就的康庄大道。今天,回望他的足迹,中国精算师职业的图景愈发清晰——从无到有,从跟随国际到扎根本土,从匮乏到专业,一个黄金时代已然来临。
cr:复旦大学官方网站
友邦-复旦精算中心成立20周年合影(2014年)
1990年代,中国保险业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艰难转身。痛点明显而尖锐:
设计寿险产品?缺乏精算模型支撑定价。
评估风险准备金?难觅懂概率统计的专业人才。
在如此背景下,兼具数学家严谨与开拓者勇气的尚汉冀,走出了两步关键棋:
1. 搭建国际化培养框架:
1993年:推动复旦大学在应用数学专业下设精算研究方向,首次将北美精算师协会(SOA)课程体系引入中国高校。
1994年:“友邦—复旦精算中心”成立,通过免费培训、奖学金等方式,让普通学子也能触及国际顶尖精算教育。
2. 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壁垒:
尚汉冀坚信“精算不是纸上谈兵”。他力推鼓舞学生参与SOA资格考试,鼓励保险公司实习,更亲自带队承接如“上海市社保基金测算”等实战项目。
这一模式下,薄卫民(大陆首位FSA)、张晓宇(友邦中国CEO)等首批学生迅速成长为行业中坚,用实力证明了中国精算师的专业价值。
cr:复旦大学官方网站-友邦-复旦精算中心教学实景
从尚汉冀的首批弟子至今,中国精算师的舞台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较少的外资保险公司,到如今在保险、金融、咨询、政府机构等多领域大放异彩;
职业路径呈现三大核心趋势:
1.传统保险:扎根更深,责任更广
保险公司仍是主战场,但精算师的职责早已超越传统定价与准备金评估。
他们深度参与:公司战略制定(如偿二代二期下的资本规划)、客户细分与精准营销(大数据建模)、新型风险管理(如应对极端气候)。
☑例证:友邦中国首席风险官从精算师到CRO,工作覆盖产品设计、风险预警、合规管理等全链条。
2.跨界拓展:疆域无限,价值延伸
金融混业趋势下,精算能力向银行、证券、资管等领域渗透。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风险模型。
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发展催生专业需求。
科技平台:互助计划、健康管理平台的风险定价。
3. 公共政策:国家智囊,社会担当
从尚汉冀团队的上海社保研究,到如今深度参与医疗保障改革、长护险试点等。
精算师通过构建人口模型、测算基金缺口,为养老金可持续性、医保报销比例调整等提供科学依据,赋予政策前瞻性与可操作性。
尚汉冀点明精算教育的目标:“培养能解决中国问题的专业人才。”这也揭示了未来精算师的核心竞争力:
1.平衡术:国际视野×本土实践
掌握SOA、IFoA等国际体系是基础,深刻理解中国市场独特性更是关键。
如:城乡差异对健康险定价的影响,人口老龄化下的养老金制度设计。
尚汉冀开创的“SOA课程+本土案例研究”模式,正是此道典范。
2.融合力: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现代精算绝非单一数学应用,需融合:
1️⃣信息技术:精算模型编程
2️⃣金融知识:资产负债管理
3️⃣行业洞察:保险科技趋势
3.定力:长期主义的价值沉淀
成为合格精算师,往往需5-10年持续学习(ASA到FSA考证路)。这份“慢功夫”正是职业价值的保障。
尚汉冀的学生中,众多人用20年从基层走向高管,印证了精算职业“越沉淀越有价值”的真谛。
当友邦—复旦精算中心为中国培养了数百名人才,当中国精算师队伍突破万人,尚汉冀教授的初心更显珍贵。他当年播下的种子,已长成参天大树——不仅培育了数百行业骨干,更建立起一套可持续的人才培养体系,让精算职业在中国深深扎根。
对年轻一代而言,精算师的前景充满无限可能:
在保险公司设计普惠保险,守护万家灯火;
在咨询公司定制风险管理方案,护航企业发展;
甚至参与国家社保改革,用专业力量影响社会进程。
“精算的意义,在于用科学的方法守护千家万户的安宁。”——尚汉冀
这或许正是精算师职业中动人的前景——在专业精进中实现自我,在行业发展里践行责任,在时代浪潮下书写属于中国精算师的华彩篇章。
2025年的考试虽有挑战,但只要合理规划、高效备考,你就能在这场“费用博弈”中稳操胜券!立即行动起来,开启你的精算师之旅吧!
♀️如果你对CAA中国精算师、SOA北美精算师、CAS产险精算师的报考条件、改革政策、备考规划、往年真题,考试时间、费用及地点,教材与题库、网课学习、备考答疑、各国精算师证书豁免、VEE认证等还有疑问,可以添加小编微信soacaacas或滑至文底阅读原文,获取一对一解答~
更多精彩,戳下方图片
点这里,获取精算师考试专业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