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跳转小程序获取精讲课
提到隐私,你会想到什么?是朋友圈三天可见的设置,还是快递单上涂掉的手机号?但在全球化时代,隐私早已不是"管好自己"那么简单。
它可能藏在德国教堂禁止拍照的标识里,写在印度寺庙的手机禁令中,甚至体现在韩国人拒绝过度分享社交动态的习惯里。
1890年,美国大法官布兰戴斯写下"隐私权即不被打扰的权利"时,大概想不到百年后,我们会为"人脸识别算不算侵权"吵上法庭。
从卫星定位到基因测序,每一次技术突破都在重新定义隐私的边界:
1967年,学者韦斯廷提出"隐私是自主选择信息公开程度的能力",把主动权交到个人手中;
1980年,以色列法学家加维森将隐私拆解为"保密、匿名、独处"三大要素,至今仍是立法基石;
2025年的今天,全球144个国家出台数据隐私法,隐私已从个人小事变成跨国企业的"合规生死线"。
这些文化差异提醒我们,隐私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深深植根于文化传统与社会价值观。
了解这些背景,不仅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跨境数据流的合规挑战,也为隐私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
✔想做合规负责人?CIPM 是管理岗敲门砖。
IAPP已支持部分认证中文考试!教材推荐IAPP官方资料+BSI中文版指南,搭配模拟题库(覆盖率高达90%),零基础也能冲。
国际隐私专业协会(IAPP)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为隐私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共享较好做法、追踪趋势、推进隐私管理问题、规范隐私专业管理的平台,为信息隐私领域和专业人士提供相关教育和指导。
IAPP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服务,包括隐私培训、认证项目、出版物和年会论坛。
IAPP证书主要有三大认证方向:注册信息隐私管理师CIPM、注册信息隐私技术专家CIPT(2014年推出)、注册信息隐私专家CIPP。
CIPP证书又分为5个方向,包括CIPP/E欧盟方向、CIPP/US美国方向、CIPP/A亚洲方向、CIPP/C加拿大方向以及近日上线的CIPP/CN中国方向。
精选课程在线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