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跳转小程序获取精讲课
四月底,委内瑞拉一个不起眼的NGO发现:Movistar把325万用户的姓名、身份证、住址、手机号全晾在了公网上!
这相当于全国10%的居民瞬间“社死”。更尴尬的是,事件过去几个月,官方还没人出来认领,更别提通知用户了。
一句话:监管拼图碎了一地。
委内瑞拉不是没有隐私条款——宪法第28条、第60条写得明明白白:
✅收集前要拿到可撤销的同意
✅用完要删、不能超范围
✅政府得设独立机构盯场子
可现实是:
❌没有统一的《个人数据保护法》
❌没有强制“72小时内通报”的要求
❌没有高额罚单,也没有集体诉讼通道
于是,数据一旦泄露,用户只能“自认倒霉”,企业也摸不清到底算不算违法。
这给在拉美做生意、或准备出海的中国公司敲了警钟:
“当地监管跟不上,用户可不会放过你。”
想在碎片化的法律环境里活下去,靠谱的办法是:拿一张国际通行的“隐私护照”——IAPP认证。
IAPP旗下证书很多,如果你正头疼怎么选,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在拉美卖产品、管数据,直接冲CIPP/E(Certified Information Privacy Professional/Europe);
把GDPR的精髓掰开揉碎教给你:怎么合法收集、怎么跨境传输、72小时通报长什么样。
委内瑞拉目前缺的,正是GDPR已经跑通的全流程。先把这套方法论搬回去,出事至少知道按钮在哪。
要是你还得把欧盟用户的数据往回倒腾,再补一个CIPP/US(Certified Information Privacy Professional/UnitedStates)
万一你的业务链里还有美国子公司、云厂商或支付通道,这张证能帮你把FTC、CCPA、HIPAA的坑都提前扫一遍。
一句话总结!监管可以迟到,但用户不会等你。先把CIPP/E考下来,让团队有统一的“隐私语言”,再谈国际化扩张,才算对用户、对投资人都有交代。
关于IAPP
国际隐私专业协会(IAPP)是一个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为隐私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个共享较好做法、追踪趋势、推进隐私管理问题、规范隐私专业管理的平台,为信息隐私领域和专业人士提供相关教育和指导。IAPP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教育和职业发展服务,包括隐私培训、认证项目、出版物和年会论坛。
IAPP证书主要有三大认证方向:注册信息隐私管理师CIPM、注册信息隐私技术专家CIPT(2014年推出)、注册信息隐私专家CIPP。CIPP证书又分为5个方向,包括CIPP/E欧盟方向、CIPP/US美国方向、CIPP/A亚洲方向、CIPP/C加拿大方向以及近日上线的CIPP/CN中国方向。
精选课程在线听